十大生产线布局百万吨缺口
从创业初期的一台生产机器,到2008年的六条生产线,金浩茶油用了15年,刘翔浩也等了整整15年。从当初的一台机器开始,既当老板又当工人的刘翔浩,到如今1000多名工人在10多条生产线上忙碌,市场需求量呈几何倍数的增长。
2000年,刘翔浩带着公司科研人员与湖南农业大学及粮油研究所的油脂专家合作,开始着眼于对茶油资源的深层次,可持续开发。
2002年,金浩投资1600万引进了德国先进的预检、精炼全套现代化生产设备。
2005年金浩茶油再投2000万元引进冷榨工艺生产线,至此形成预榨、沁出、精炼、灌装自动化生产线。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公司先后引进了先进的油脂精炼和茶油产品开发技术,金浩茶油的生产技术水平迅速跻身世界前列。
刘翔浩深化布局生产线的背后,是食用油品的爆发增长。我国食用植物油的需求量一直呈现快速上升的态势。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植物油更有益于健康的论调使其获得了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供不应求导致我国食用植物油进口量快速增长。
有数据显示称,2012年,国内累计进口食用植物油的总量为845万吨,同比增长28.7%。作为我国植物油目前最主要的原料——大豆,2010年以来,进口量都在5000万吨以上,2012年进口量5800多万吨,是国产大豆产量的4倍以上。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13年1-6月,我国累计进口食用植物油384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7.3%;据上海海关统计,2013年前8个月,上海海关关区累计进口食用植物油32.9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3.9倍。
但这种单一的消费结构并不合理,国内年产茶油目前低于30万吨,年人均占有量仅0.2 公斤,远低于发达国家年人均占有橄榄油20公斤、橄榄油消费量占其植物油总消费量40%以上的水平。我国要达到年人均茶油占有量2公斤的标准,全国茶油产量需增加10倍,每年存在250万吨的巨大缺口。
2008年,金浩茶油先后在常德、郴州、衡阳、萍乡完成生产线布局,设计年产量过百万吨。
来自市场的力量
创业21年来,刘翔浩从最开始和员工骑车穿梭在长沙的大街小巷,到茶油走出湖南,遍布北京、重庆、贵州、江西等十多省市时,曾经半年销售80万元如今已经被12亿年销售额轻松取代,不变的是金浩茶油深耕市场的结果。
初创以来,金浩茶油刚作为商品在市场流通,为快速地铺打开渠道一直采取“满城铺货”制,可以很快地铺开渠道、抢占市场。但这种的后果是很多经销商卷货神秘消失,最终白白损失不少金额。金浩将“铺货制”改为“订货制”,变原先的“生产驱动型”为“市场驱动型”。金浩茶油召开订货会,这样一来,公司发货总数即为销售总数,公司能够更准确地掌控生产与库存总量。
至2009年,金浩茶油正式挥师北上——营销中心进驻北京,金浩茶油意在全国。
对于未来十年,刘翔浩透露金浩茶油在零售布局上将实行“直营+城市营运商(加盟商)+实体店+电商+会议营销”的综合O2O模式。将在2016年完成300家,2018年完成1000家城市营运商布局。
同时,继续做大湖南本土市场,将湖南市场进一步细分成十三个分公司,发展5万家社区店,以此密集覆盖消费者群体。
在做大金浩茶油产品线的同时,金浩还将做大做强旗下的菜油品牌“油中王”。刘翔浩透露,计划在益阳打造一个规划面积500亩的全新的益阳油中王生产基地,配套建设10000亩油菜籽种植、观赏、旅游基地,将油中王打造成我国菜油行业的“王者”。
金浩茶油渠道的全面开花,是其背后强大的产品检测系统,甚至可以追溯到油品原材料的原产地。
金浩茶油目前执行的企业内控标准要严于国家标准。每一瓶金浩茶油均有唯一的“身份证明”,凭金浩茶油包装上的喷码,即可追溯具体生产线、生产时间、检验员、操作员,甚至哪一批原料等详细信息。正因如此,金浩茶油获准加入“中国质量万里行质量信誉跟踪系统”,“金浩茶油”系列高档食用植物油已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放心企业”等称号。
作为曾经的家庭作坊油料,金浩茶油21年完美嬗变,正如刘翔浩曾经从农田走出大山,如今他还时不时刷刷微博和粉丝们互动!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市场需求的变化,金浩茶油以生态食用油的坚持,已逐渐成为食用油行业里新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