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贵州最低调的古镇 美景不输丽江 被誉“东方威尼斯”却少有人知!
始建于秦昭王30年(公元前277年)的贵州镇远古镇,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舞阳河畔,至今已有2296年的历史。古镇因地处黔东南的咽喉要地,自元代至清代一直作为道、府所在地长达700多年,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
舞阳河两岸鳞次栉比的建筑依山而建,青砖黛瓦、翘角飞檐,既有临江远眺的吊脚楼,也有清幽雅静的寺庙禅林;既重现了江南庭院的风貌,又体现出山地建筑的布局,使得镇远古镇的民居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被中外游客亲切的称为“东方威尼斯”。
镇远古镇既是固若金汤的军事堡垒,也是风景如画的山雄水美之地。蜿蜒的舞阳河以“S”形穿城而过,将古镇一分为二,北岸是古时士兵驻扎的卫城;南岸是行政机构和平民商家聚集的府城。两座城皆为明代所建,部分城墙、城门、烽火台等160余处遗址至今保存完好。
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的祝圣桥是古镇的地标景观。桥上第3孔第4孔之间建有一座三层的“魁星阁”,因古代滇黔学子进京赶考必经此桥,故百姓又称其为“状元楼”。祝圣桥还是镇远古镇作为南方丝绸之路上水陆通衢的历史见证,自古有“湘黔咽喉”之称。
走过祝圣桥来到西岸,热闹的古城里一步一景、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镇远古镇自古有六牌十巷的说法,如今古城中仍保留着九条互相衔连的古街巷。它们依山就势而建,随地形变化蜿蜒盘旋,组成了古城生生不息的血脉,被称为“传统文化的迷宫”。
古镇成片的明清古建筑群至今保存完好,既富有浓郁的商业气息,也蕴含着建筑风水和商经秘密。“歪门斜道”是镇远古民居独有的特色,各家大门绝不会与小巷平行或垂直,而是斜斜地对着街道。这样的设计有“财不露白”的寓意,让路人不易看到主人的身价,以求平安。
正是因为镇远曾经是黔东南的咽喉要地和政治中心,才使得城内遗存了大量的明清古民居和历史遗迹。古城内古街古巷曲径通幽,石桥城垣错落有致,与国内一些著名的水乡古镇相比,这里没有过度的商业化,也没有城市的喧嚣感,只是还你一方宁静,远离喧闹。
镇远古镇的亮点是舞阳河两岸的灯光夜景。每到入夜,祝圣桥上灯火通明,河水倒映着灯火,流光溢彩,如梦如幻,夜景之美不亚于几大江南水乡。徜徉在青石板小巷中,耳边回荡着过往小船上的船歌清唱,时光仿佛回到上世纪的江南水乡。假如有机会的话,您也不妨来这里走走转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