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311138471
实时发布最新的行业新闻,让您及时了解行业的风向
新闻中心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电话:0731-89718790
传真:0731-89719230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News

山东小伙来蓉当警察 自创成都Chengdu方言交流本

浏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09-05 分类:
國際日報 - International Daily

开栏语

近年来,我市出台了以“成都人才新政12条”为代表的一系列人才政策,人才竞争力指数位居全国第二。到成都当“蓉漂”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在我市交警队伍中,有很多来自外省外地的民警,他们怀揣着梦想,都选择了来成都当“蓉警”。来到成都后,他们感受这座城市的温暖,克服语言等方面的困难,扎根一线,疏堵保畅,科学治堵,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贡献力量。

“扯筋——吵架”“扯拐——出问题”“哪门弄——怎么办”……张海峰身上揣着一个笔记本,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各种成都方言在普通话里对应的意思,这本《成都方言交流本》可是他的宝贝。

29岁的张海峰是山东莱芜人,是当地的一名特警,去年6月通过遴选成为一名成都交警。从特警到交警,从莱芜到成都,身上有一股韧劲,又有一股学习劲的张海峰用《成都方言交流本》这种看上去的“笨办法”,来成都不到一年的时间,在作为我市一张旅游名片的熊猫基地,他从“外地人”变成了“成都通”,在交通管理工作的一线展现出一名“蓉警”的风采。

张海峰的《成都方言交流本》

来成都当“蓉警”

自创“秘籍”学会成都话

赵雷的一首《成都》,让还在莱芜的张海峰和女朋友充满了向往,“大城市、环境好,觉得是那种可以安安心心待一辈子的地方。”正好碰上有遴选考试,张海峰毅然报考,来到成都,女朋友也辞掉了老师的工作,来到了成都。两个人当起了“蓉漂”。

还没从“麻辣”的火锅中回过神来,张海峰就迎来了第一关——语言关。成都话听不懂,更不用说自贡话、乐山话。一次他将一名违反信号灯的电动车驾驶人挡下准备处罚时,当事人用标准流利的成都话叽里哌啦说了一通后,他傻了眼,“一个字都没听懂。”最后还是同事过来帮忙。有时候,同事在电台里呼叫他,叫了几次他都不应答,原来他根本就没听懂,不知道在喊他。

张海峰用起了“笨办法”,就像当年高中学英语那样,找来笔记本,向同事请教,把工作中经常会听到的方言词句都记下来,然后再把对应的普通话意思写在后面。下班回家,和女朋友的对话中也偶尔冒出几句成都话,“巴适”“恼火”“安逸”……一段时间下来,基本的交流没了问题,他把这本笔记本命名为《成都方言交流本》。

昨天,记者翻开笔记本看到,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除了成都方言之外,还记录着如何处理醉驾、如何处理交通事故等,他用这样的方式融入了成都,融入了工作。

张海峰在熊猫基地外执勤

交通如何走 停车哪里停

熊猫基地外当起“成都通”

“往前走坐公交车可以直接到地铁站。”“停车场在里面,注意安全。”……昨天,记者来到熊猫基地外,见到了正在工作中的张海峰,面对游客的询问,他满脸笑容,对答如流,俨然一个“成都通”。

为了熟悉熊猫基地周边的交通,他可没少下功夫,怎么坐地铁,在哪里换乘公交,这是游客问得最多的。为了搞清楚熊猫基地周边的交通,平时休息的时候,他就自己去体验,把这些问题弄得清清楚楚。停车场的位置距离熊猫基地有一段路,周边有不少小吃,他有时间就挨个吃,哪家的味道好记在心里,在疏导游客停车的时候,他总会说,“把车停在停车场,然后走过来,一路上还可以吃美食。”

上周,张海峰正在执勤。这时一辆鲁P牌照的车停在了他面前,问他停车场怎么走,两人一对话,都听出了对方是山东老乡。张海峰当起了“东道主”,他详细介绍了该怎么停车,哪里的小吃好吃,去市区的景点最好是选择公共交通……“老乡,没看出来你对成都,对交通这么熟悉。”一句夸奖让他高兴了很久。

“对到熊猫基地来的游客而言,他们和我这一辈子也许就只见这一次,但这一次代表的是成都交警的形象,是成都的形象。”张海峰说,作为一名一线交警,一定要把本职工作做好。

本报记者 何良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