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311138471
实时发布最新的行业新闻,让您及时了解行业的风向
新闻中心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电话:0731-89718790
传真:0731-89719230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News

国际自然医学会实地调查认证大埔“世界长寿乡” “福泽大埔·寿度千秋”国际高端论坛同期开讲

浏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06-11 分类:
國際日報 - International Daily

18日,中国国务院参事、农业部原副部长刘坚,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森下敬一,梅州市副市长张晨,大埔县委书记朱汉东、县长熊锋松,全国人大代表、大埔县长寿文化研究会荣誉会长邓振龙等启动高端论坛。罗文燕 摄

大埔县长寿文化研究会会长袁光明向森下敬一递交《名誉会长》聘书。罗文燕 摄

受全国政协原副主席、96岁高龄的叶选平委托,邓振龙向大埔赠送《长寿大埔》(右为朱汉东)。《长寿大埔》书法作品系叶选平亲笔挥毫。罗文燕 摄

【本报广东梅州讯】(记者 刘斯协 馥汐 通讯员 刘招迎 罗文燕 卢宜佳)3月17日,国际自然医学会世界长寿乡实地调查认证暨2019“福泽大埔·寿度千秋”高端论坛在大埔县城拉开序幕,来自世界卫生组织、日本、美国及中国台湾、内地的著名养生长寿专家聚首中国最美小城,在为期五天的时间里深入大埔调研、认证,共同探讨大埔长寿奥秘与养生文化。

17日下午,梅州市委书记陈敏、市长张爱军、副市长张晨会见了中国国务院参事、农业部原副部长刘坚,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森下敬一等嘉宾、专家。陈敏表示,梅州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以长寿为媒,深挖长寿资源,做强长寿产业,进一步擦亮长寿品牌,让梅州人民越来越幸福,越来越长寿。他同时寄望大埔,借力世界长寿乡的认证,推动长寿文化与医养产业、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等深度融合,变“生态后发”为“经济先发”,打造“梅州康养文旅融合之星”,助力绿色发展。

全县有130名百岁老人

“王母瑶池景物鲜,蟠桃华实不知年。天教把定春风笑,来作人间长寿仙。”大埔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的富硒绿色食品、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平和乐观的性格、平安和谐的社会、经济的稳步增长造就了一方长寿沃土。目前,大埔县百岁以上老人130人,每10万人就有22.85位百岁老人。80-89周岁老人13071人,占总人口的22.98‰;90-99周岁老人3897人,占总人口的6.85‰。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大埔县人均预期寿命达78.86岁,而2018年更是高达79.55岁。

有关资料显示,大埔拥有优美的生态环境、温和的气候、得天独厚的光照,山林、空气、水土等自然要素形成最佳组合。2018年,全县46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成率100%,县城空气品质优良率98.5%,有自然保护区6个(其中省级1个),森林公园33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3个),森林覆盖率达79.89%,是名符其实的天然“大氧吧”。境内拥有优质的富硒长寿资源,经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抽样检查,最高硒含量1.9毫克/公斤土。富硒土壤分布在全县15个镇场。目前,已建成富硒农业生产基地27家,面积4.68万亩。

积极创建“世界长寿乡”

据了解,2015年,大埔县正式向国际自然医学会中国总部提出打造“世界长寿乡”的申请。经过三年多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孝老、敬老等基础性工作,2018年7月正式启动“世界长寿乡”创建工作,力争今年内成功申请认定“世界长寿乡”。

为实现创建“世界长寿乡”目标,近年来,大埔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将老龄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域。一是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养老惠老政策。给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津补贴,给百岁老人发放“长寿保健金”等等,爱老敬老尊老优良传统得到更好的传承。如今,四代同堂乃至五代同堂的幸福家庭屡见不鲜。二是创建了较为完善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先后投入4.37亿元,加快创建省卫生强县,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率达79%。目前,全县有各种卫生机构369个,每千名老人拥有老年福利类收养床位32.99张;贫困老年人获得社会救助比例达100%。三是举办了丰富多样的长寿活动。专门出版了长寿文化书籍、刊物,举行长寿征文和长寿摄影活动,进一步向世界宣传了大埔秀美的生态人居环境,厚重的文化积淀,推介了大埔人民健康长寿的生活方式,推动“世界长寿乡”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同时,开展了首批长寿镇、长寿村和敬老孝亲家庭评选活动,编制了老龄事业和长寿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0),加快富晒长寿基础建设,打造健康养生基地,努力推动养老、旅游、医疗等多业态深度融合发展。

朱汉东:让“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享誉世界

大埔县委书记朱汉东表示,举办这次活动,旨在围绕大埔生态资源优势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全方位展现大埔源远流长的长寿文化、独具特色的客家风情和丰富的红色资源。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搭建共建绿色文明、共享长寿文化的交流平台,诚邀五湖四海的朋友们到大埔做客,呼吸大埔的负氧离子、品尝大埔的长寿美食、感受大埔的深厚人文,让“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享誉世界。

朱汉东指出,当前,大埔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潜力也在生态。大埔围绕市委提出的“123456”思路和举措,立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实业富县、文旅兴县”发展思路,坚持生态优先,突出人文引领,推动绿色发展,打造梅州康养文旅融合之星,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县。当中,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大健康产业作为县委“456”工作思路的重要内容,以梅州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建设中药材基地为契机,制订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把大埔农品、山品、硒品、小吃和生态养生、中医康养集成起来,形成以大健康产业园为核心引领的产业体系,致力打造大健康产业发展示范区和健康养生最佳目的地,努力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大埔6个单位被提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为花萼楼

近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拟荐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梅州市有15个单位被提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文物保护单位涵盖了古遗址、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类型,其中大埔的花萼楼、泰安楼、光禄第、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肇庆堂、三河中山纪念堂入围。

花萼楼位于大东镇联丰村,距今有近400年的历史,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86平方米,是目前广东土围楼中规模最大、设计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民居古建筑,是世界民居建筑的一大奇观。

泰安楼位于湖寮镇龙岗村,建于清高宗乾隆二十八年,距今已有247年的历史,是国内极为少见的石方楼,占地总面积6684平方米,是客家建筑的一大奇观,也是中国与世界民居建筑史上的文化瑰宝。

张弼士故居—“光禄第”位于西河镇车龙村,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整座建筑座东向西,土木结构,粗犷严谨,建筑面积4180平方米,由三堂四横一围构成,是客家围龙屋的一种。

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位于三河镇的三河坝笔枝尾山。1963年1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为了纪念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和三河坝战役牺牲的烈士,拨款在三河坝笔枝尾山顶兴建了纪念碑,碑高15米,用35种规格的343块密纹花岗石砌建而成。

肇庆堂位于百侯镇侯南村楼下,建于民国6年,占地面积3280平方米,是一座客家民居建筑精品。

三河中山纪念堂位于三河镇汇城村,建于1929年春,是钢筋混凝土土木混合结构的二层建筑,建筑面积476平方米,占地面积7900多平方米,是全国最早建成的中山纪念堂。

干部群众齐动手 城乡环境美起来

田园风光与人居环境相得益彰。图为大留村新建的耕读文化公园一角。

新建的湿地公园被青山环绕,目之所及满目苍翠;居民区道路干净宽敞,配套齐全……如今,在大埔县大麻镇大留村,田园风光与人居环境相得益彰。“过去,这里是村里的茅厕和旧民房,村民的卫生意识也比较薄弱。”大留村党支部书记周克追指著公园向记者说,多亏了近年来开展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才使村容村貌变美。

如何激发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积极性?大留村党支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以点带面、样板先行”。通过搭建“美丽庭院”评选平台,选取部分村民庭院作为全村示范点,由村干部、扶贫干部提供庭院改造、周边复绿、卫生清理等工作指导,并定期检查建设情况,以点带面促进村民自发开展“两美”行动。

绿化院落、清理垃圾、硬化道路、安装路灯……一项项务实之举,让这里的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村民看到变化,参与的积极性也大为提升。“每年我们村都有很多侨胞回来祭祖寻根,我们要给他们留下干净整洁的好印象。”今年61岁的村民周克华积极投身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每天天未亮,他便自愿前来村民活动场所怡和书室打扫卫生,为村民营造一个洁净的公共空间。

干群一心带来乡村环境蝶变,大留村只是大埔扎实开展“两美”行动的一个缩影。“两美”行动开展以来,大埔县各单位、各镇(场)以“美丽”“美好”为目标导向,在全县范围开展志愿活动,如光德镇与大潮高速公路项目部通力合作,出动干群、工人和大型洒水车、垃圾清运车,清洁环境卫生;银江镇各学校推出“特别的寒假作业”活动,推动“两美”行动进程;志愿者统一服装,“红马甲”走上县城街巷、深入乡村田间,主动“扮靓”环境……(润涛 文燕 招迎 志坚)

马来西亚大埔(茶阳)社团联合总会青年团回埔参观考察

3月10日,马来西亚大埔(茶阳)社团联合总会青年团到大埔参观考察。他们先后到大东镇花萼楼、坪山梯田旅游区,百侯古镇等地进行实地参观考察,感受家乡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风光。

青年团一行对大埔快速发展的经济、浓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风光赞叹不已,纷纷表示今后一定会多回家乡看看,多关注家乡的发展,联系乡情、沟通乡谊。

青年团团长丘祖昆表示,希望把更多的青年带回大埔,来看一下大埔的历史、文化,还有很多大埔的美食,和大埔这边的侨联多一点的交流,更加认识大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