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干化学联合尿沉渣检测,使尿液分析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自动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检测参数的逐步增加,测试速度的不断加快,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检验人员的劳动强度。但由于干化学检测的局限性、干化学试纸的诸多影响因素以及检查过程中忽略了许多中间环节,从而直接影响了尿液自动化分析的准确性。我们对尿液干化学检测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干扰因素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干化学法尿蛋白、比重和pH的检测原理都是基于pH的变化而设计的,这是pH、尿蛋白和比重之间相互影响的根源。pH 5.0~7.0的正常尿液对尿蛋白和尿比重无影响,过低的强酸性尿液几乎不存在。因此,需要我们引起足够重视的是pH值升高的强碱性尿。pH升高的病理因素包括碱中毒、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变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杆菌引起的膀胱炎、肾盂肾炎等尿路感染。许多药物如枸橼酸钠、嘧啶、碳酸类药物及某些中草药常可引起尿液pH值不同程度的升高。强碱性尿对比重的影响主要是尿液中的OH-中和了一部分H+,引起膜块上的pH改变导致比重结果降低。实验室检测pH超过7.0时,在原尿比重基础上应增加0.005,超过8.0时增加0.010。pH>8.5时,对仪器报告的尿蛋白阳性标本均应通过其他方法加以证实。而作为两性电解质的蛋白质,本身可电离出H+,与Na+从多聚电解质中解离出来的H+共同作用于尿比重膜块上的指示剂,发生显色反应,使比重检测结果偏高。
尿隐血检查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特别是肾脏疾病的重要实验指标之一。尿路感染的病例中,部分杆菌、球菌及真菌(主要为假丝酵母菌)一方面可能释放过氧化物酶,另一方面为了代谢的需要在增殖过程中可能合成过氧化物酶、触酶或超氧化物歧化酶。目前,尿隐血检查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检测方法,上述酶类物质在尿隐血的干化学测定中,可不同程度地使试纸膜块上的过氧化氢茴香素或过氧化氢稀枯分解出游离氧,引起色原颜色的变化,出现假阳性反应。大量实验已经证实,尿中少量细菌和真菌对隐血无影响,但延长显色时间有时也可呈弱阳性反应。不同细菌引起尿隐血的阳性程度不同,假单胞菌属(如铜绿假单胞杆菌)最严重,杆菌强于真菌和球菌。大量细菌和真菌是引起干化学法尿隐血假阳性的原因之一。
药物具有生物活性,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干扰尿液测定的现象并非少见。临床治疗中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时有发生,许多新药对临床检验的干扰还尚未发现。药物对尿液检查的影响给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诊断增添了许多困难。
青霉素是临床最常用的抗生素,滴注后76%于6 h内以原形从尿中排出。青霉素结构中含有类似蛋白质分子结构中的肽键,可使磺柳酸法结果增强,而干化学法结果减弱。干化学法是基于试纸带膜块上pH值的变化。青霉素分子结构中的-COOH可电离出H+,可能通过H+影响pH值的变化而导致尿蛋白的阳性减弱。因此,静脉滴注青霉素最好5~6 h后再做尿液检查,对蛋白尿患者使用青霉素治疗时,不同的测定方法应考虑不同的干扰作用,干化学法可使结果减弱甚至为假阴性。氧哌嗪青霉素仅影响磺柳酸法尿蛋白的测定,而不影响干化学法的检测。氧哌嗪是青霉素的衍生物,静滴后主要以原形从尿中排出。氧哌嗪分子结构中含有两个牢固结合的肽键,与磺柳酸可发生明显的结合,产生类似尿蛋白的假阳性反应。因此,遇到磺柳酸法尿蛋白强阳性,与仪器检测或显微镜检查明显不符时,应详细询问病情,了解用药史,及时反馈给临床。
维生素C是最常用的维生素类药物。本药水溶性好,口服或滴注后体内代谢快,尿中浓度迅速升高。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对尿液成分测定的影响机制可理解为竞争性抑制反应,使结果减弱或出现假阴性。一般认为,常规剂量口服维生素C对实验结果无影响,而大剂量口服特别是静脉滴注时,30 min内尿中浓度即迅速升高,随着尿液的浓缩其浓度不断上升。高浓度的维生素C可影响尿中葡萄糖、隐血、胆红素和亚硝酸盐的测定。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对尿液检查的影响不同,同样浓度的维生素C对尿液中不同成分的影响也不相同,不同批号的试纸抗维生素C的干扰不同。从事尿液分析的检验人员,应参照本实验室的仪器和试纸,建立健全维生素C在多大浓度范围内才对以上实验产生影响及影响程度如何,选择维生素C滴注后的最短取尿时间。
干化学测定与白细胞显微镜检查的关系 干化学法白细胞检查的原理是依赖于白细胞浆内粒细胞酯酶的存在。该酶作用于试纸膜块上的吲哚酚酯游离出吲哚酚,吲哚酚与重氮盐反应形成紫色缩合物。粒细胞酯酶主要存在于粒细胞质内,单核细胞含有少量,淋巴细胞中无此酶。因此,干化学法主要测定粒细胞。甲醛防腐尿液及应用某些药物(如呋喃坦啶)时,可使尿白细胞呈假阳性。而陈旧性尿液中的脓细胞,尿中含有大量先锋Ⅳ和庆大霉素,尿蛋白大于5 g/L,乳糜尿及深棕色尿均可导致尿白细胞阳性减弱或呈假阴性。由于干化学测定的原理与显微镜计数的形态学检查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所以有时出现结果不一致的情况。
干化学测定与红细胞显微镜检查的关系 显微镜血尿是许多泌尿系统疾病病理变化的初始信号之一,极少量红细胞有时只表现为隐血阳性。临床无症状的尿隐血阳性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更为重要。尿隐血检测包括尿液中的红细胞和(或)红细胞变形裂解后溢出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均含有亚铁血红素,具有过氧化物酶样活性,亚铁血红素还原试纸带膜块上的过氧化物释放出游离氧,氧化色原显色。因此尿隐血报告的阳性程度往往高于显微镜检查的红细胞数。许多患者红细胞在肾脏或泌尿道中因渗透压过低或pH值偏高而破坏,血红蛋白释放,出现所谓干化学检查的假阳性现象。因此遇到与显微镜检查结果不符时,一定要结合临床加以分析,寻找原因,切不可一概对干化学法加以否定,更不可武断地调节仪器的灵敏度。尿隐血假阴性主要见于维生素C的干扰所致。假阳性主要是尿液中存在对热不稳定的酶(如过氧化物酶、类过氧化物酶)和肌红蛋白。前者加热后酶类破坏即转为阴性,后者是一类特殊的疾病。
干化学测定与管型显微镜检查的关系 尿液干化学检查中,没有管型的检测项目。管型是尿液检验中最有意义的成分,是尿液中蛋白质、肾小管分泌物、变性的肾上皮细胞及其剥脱物、红细胞或白细胞及其崩解产物在远曲小管、集合管内形成的。所以尿液中出现管型时,绝大多数尿蛋白阳性。尿液中检出病理性管型表示肾小管有一过性尿潴留,常可反映肾脏的病变。因此,必须严格按规定镜检,以保证管型不被漏诊。
干化学试纸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尿液分析仪检测的灵敏度也有一定差异。目前,任何一台尿液分析仪只能起显微镜检查的过筛实验,即使可进行无玻片镜检及细胞分布直方图报告的电脑遥控显像尿液分析仪,也不能完全取代显微镜。基于以上原因,实验室需要常规镜检的情况至少应包括:(1)泌尿系统或可疑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2)尿蛋白、白细胞、红细胞、亚硝酸盐有阳性者或四项均阴性而尿维生素C(++)以上或标本留取前使用了对尿液检查有影响的药物;(3)可疑尿中有管型、肾上皮细胞、亚硝酸盐还原酶阴性的细菌、病理性结晶等异常成分;(4)尿液混浊或尿色异常者;(5)近期内尿检异常正在治疗观察的患者。
标本的采集与放置 干化学检查要求尿液应新鲜,最好不要超过2 h。长时间放置的尿标本,某些化学成分或有形成分可能会分解、破坏或转化成其他成分(待测物或非待测物),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例如尿液中大量繁殖的细菌在葡萄糖和蛋白质的分解过程中,细菌大量增加,葡萄糖和蛋白质逐渐减少;红细胞无氧酵解过程中对葡萄糖的利用及各种细胞成分的破坏,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实验的误差。又如新鲜尿中的酮体形式主要为乙酰乙酸,长时间放置的尿标本,乙酰乙酸的含量逐渐降低,而丙酮和β-羟丁酸逐渐增高,由于三种酮体物质检测的灵敏度差异甚大,势必造成同一份标本应用同一台仪器和试纸在不同时间检测结果的差异。干化学检查更不可应用加入防腐剂(如甲苯、甲醛)和抑制剂(如氟化钠)的尿液,否则加入的化学试剂将直接影响到某些成分的测定。
干化学试纸的保存、浸湿时间及测试温度 干化学试纸一旦启封应尽快用完,且每次使用后必须紧塞筒盖,勿放入冰箱保存,以免被空气氧化或吸水变质。由于各项目的检测原理不同,延长浸湿时间加之室内温度增高,可使葡萄糖、蛋白质、胆红素和尿胆原的阳性增强,而酮体阳性减弱,pH值降低。禁止用手触摸试纸带上任何一个测试膜块,浸湿后的试纸带不宜甩动,以免互相污染影响结果。因此尿液检查必须标准化,试纸浸湿时间应严格控制在2 s或规定的时间,启封后应在1周内用完,保存于室温在15 ℃~25 ℃的通风干燥处为宜。
使用配套试纸、定期校准仪器、开展室内室间质控 由于尿试纸带各项目的检测原理不同,同一项目不同厂家的试纸反应原理也不尽相同,各膜块反应的灵敏度及色泽变化也存在一定差异。所以不同仪器和试纸对同一标本的测定结果可能存在一定误差,同一仪器、同一标本应用不同厂家试纸测定的结果也可能有一定差别。因此建议各实验室不可频繁更换试纸厂家。同时,应积极开展室内室间质量控制。室间质控可随时观察仪器的重复性与否,室内质控可及时发现仪器的准确性与否。定期用高低质控物作对照,用校正带校准仪器,在无可比性对照方法的情况下,不要随意调整仪器检测的灵敏度。